导读:女人的胸部就像第二张脸,不仅关乎自信与美丽,更关乎生命!脸不只在于涂抹胭脂水粉,更在于健康!但如今乳腺疾病却频频出现,这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,实在是不小的威胁。今天要说的乳腺增生,看似不痛不痒,却给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惑,乳腺增生如何治疗才好?百年名医于己百治有妙招!
乳腺增生俗称
乳腺小叶增生,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,
慢性非炎性、非肿瘤性肿胀。其特点为
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,这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。一般无明显症状,若情绪郁闷或行经期间,则有两乳房发胀、肿块刺痛、自觉增大的表现;并伴有烦躁易怒、胸胁胀满、善太息、口苦等症状。月
经前肿块增大、胀痛,
经后自觉肿块缩小,疼痛减轻或消失;部分患者在妊娠期结块可迅速增大,分娩后则缩小或静止。
检查:乳房内可触及从豆粒到鹅卵大小不等的结块,圆形、长条形或串珠形。有弹性或较硬,边界不清,活动度好,大多伴有压痛。此病多见于30~50岁的中青年女性,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,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。此外本病尚有一定癌变的危险,所以医患双方往往都对其比较重视。
中医在临床上,对乳腺增生病也有独到的治疗经验
一、乳腺增生是“癖”“栗”,血瘀痰凝结聚成
中医学中无乳腺增生的病名,但一般认为本病属于“乳癖”、“乳栗”、“乳粟”、“乳痞”等范围。称其为乳癖、乳痞,是言其病机,即本病的
病机为血瘀、痰凝结聚;称其为乳栗、乳粟,又是言其症状,即乳房肿块形状如栗如粟。
《疡科心得集》谓:乳中结核,形如丸卵,不疼痛,不发寒热,皮色不变,其核随喜怒而消长,此名乳癖。陈实功指出:乳癖……
多由思虑伤脾,怒恼伤肝,郁结而成也。《外科真诠·乳癖》也说:…总由形寒饮冷,加以气郁痰饮,流入胃经,积聚不散所致。
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,
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郁怒伤肝,肝郁气滞,气滞血瘀;或饮食不节、劳倦思虑伤脾,脾失健运,痰湿内蕴,以致瘀血、痰浊有形之邪互结,积聚乳络,日久而成包块。故强调对本病的认识,要抓住血瘀痰结这一主线。
二、破血化痰散结,尚需疏肝理气
乳腺增生病既属癖积、痞结,因此对其
治疗应以行气破血、化痰散结为主。《疡医大全》引:“陈远公曰:夫乳属阳明,乳肿宜责阳明矣。而余独谓之肝,不起世人之疑乎?夫阳明胃最畏肝木,肝气亦不舒矣;乳又近两胁,两胁肝之位……治法不必治胃,但治肝而肿自消矣。”在治疗本病时也赞赏这一观点,于破血化瘀散结之中,兼以疏肝理气,所以临床疗效卓著。
乳腺增生由血瘀痰凝而成,治宜破血化瘀散结,亦选桂枝茯苓加味治之。考桂枝茯苓虽为仲景治疗妇人癥瘕之专方,但认为该方桂枝通脉,茯苓健脾渗湿,丹皮、芍药活血祛瘀,桃仁润燥破血散结,瘀、痰结聚是其病理核心,所以用之治疗乳腺增生病也是方药病证相合,乃“异病同治”之用也。
用桂枝茯苓治疗乳腺增生病时,除选加三棱、莪术、红花等破血化瘀之品与生牡蛎、鳖甲、夏枯草、海藻、昆布、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品外,又针对本病的病机病位特点加用香附、郁金疏肝理气,瓜蒌、王不留行、漏芦载药上行、通乳散结。另外又嘱患者佩带用三遍药液浸湿之文胸每日穿戴,使药力直达病所,内外合治增强疗效。
(此文仅为参考,具体以临床个体辨证施治为准)